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 otitis media)或渗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是以中耳(常含乳突腔)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但并非血液或脑脊液),听力下降及鼓膜完整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本病很常见。小儿的发病率比成人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病因复杂,日前有关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我国尚缺乏本病详细的、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复杂,目前看来与多种因素有关:
01.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具有保持中耳内、外的气压平衡、清洁和防止逆行感染等功能。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是酿成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咽鼓管阻塞:咽鼓管在一般状态下是关闭的,仅在吞咽、打呵欠等动作的一瞬间开放,以调节中耳内的气压,使之与外界的大气压及气体内保持平衡。当咽鼓管受到机械性或非机械性的阻塞时,中耳腔逐渐形成负压,在鼓室内、外气压差为2.0~4.0kPa时,黏膜内的静脉即出现扩张,如压力差进一步増大,咽鼓管黏膜发生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聚集于中耳,形成积液。
下列原因与咽鼓管阻塞有关:
(1)机械性阻塞:传统观念认为,咽鼓管咽口的机械性阻塞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随着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以Salle为代表的学者们却认为,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可能性较小,其中还存在其他的发病机制。如: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本病的关系密切。过去曾认为此乃因肥大的腺样体堵塞咽鼓管咽口所致。但最近的研究提示,腺样体的病因作用还与其作为致病菌的潜藏处(即慢性腺样体炎)容易引起本病的反复感染有关。
慢性鼻窦炎:有调查发现,本病患者中的慢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非本病患者高。以往仅将其归因于脓液堵塞咽鼓管咽口及咽口周围的黏膜和淋巴组织因脓液的长期刺激而增生,导致咽口狭窄。新的研究还发现,此类患者鼻咽部slgA活性较低,细菌得以在此繁殖亦为原因之一。
鼻咽癌: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常并发本病。尤其在我国南方,成年人的分泌性中耳炎中,由鼻咽癌引起的比率相当高。其原因除癌肿的机械性压迫外,还与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软骨及管腔上皮遭肿瘤破坏或放射性损伤,以及咽口的瘢痕性狭窄等因素有关。
此外,鼻中隔偏曲,鼻咽部(特别是咽鼓管咽口周围)存在瘢痕、良性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淀粉样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结核性肉芽肿以及艾滋病等所致的在鼻咽部病损等)也可为病因之一。
(2)非机械性阻塞:所谓非机械性阻塞即咽鼓管的功能性障碍。
小儿的肌肉薄弱,软骨的弹性差,中耳容易产生负压;由于中耳负压的吸引,咽鼓管软骨段进一步向腔内下陷,管腔更为狭窄,甚者几近闭塞,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由于细菌蛋白溶解酶的破坏,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提高了管腔内的表面张力,影响了管腔的正常开放。
(3)咽鼓管的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
咽鼓管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覆盖,纤毛细胞与其上方的黏液毯共同组成“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借此不断地向鼻咽部排出病原体及分泌物。细菌的外毒素或先天性纤毛运动不良综合征(immotileciliasyndrome)可致纤毛运动瘫痪;若以往曾患中耳炎,由此而滞留于中耳及咽鼓管内的分泌物也可能影响纤毛的输送功能。此外,因管壁周围组织的弹性降低等原因所导致的咽鼓管关闭不全,也给病原体循此侵入中耳以可乘之机。
02.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其次为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还可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此外,滥用抗生素也可能是致病原因。
03.免疫反应
中耳具有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由于中耳积液中的细菌检出率较高、炎性介质的存在,并检测到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一种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疾病,即Ⅲ型变态反应,抗原可能存在于腺样体或鼻咽部淋巴组织内。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I型变态反应与本病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虽然患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较对照组高,但一般认为吸入性变应原通常不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但是由变应性鼻炎引发的咽鼓管咽口黏膜水肿等病变,与本病也有间接的关系。
除以上三大学说外,还有神经能性炎症机制学说,胃——食管反流学说(gastroesophagealreflux)等。牙错位咬合、裂腭等亦易引起本病。被动吸烟,居住环境不良,哺乳位置不当,乳突气化不良,家族中有中耳炎患者等均属患病的危险因素。
由于很多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发一病早期不重视,导致病情加重,给治疗增加难度,患者也将会受到更加多的痛苦。所以,任何疾病都应当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如您有疑问,可拨打我院热线:
023-63657999在线咨询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诊疗意见和就医指导。